从史料梳理编撰中坚定合作初心
发布日期:2021-07-01   作者: 余翔   浏览次数:0

我是20115月来到民进安庆市委会机关的。那年年初,民进中央、民进安徽省委部署各级组织开展“口述会史”工作。因为我工作岗位为组宣科,所以,安庆民进此项工作具体由我负责。

我一头扎进民进的会史资料中。在梳理过程中我了解到八十年代以前,安庆虽然没有民进组织,却有三名会员——盛顿华、吴东之、张书堂。他们于1951年、1961年和1969年,因支援安徽、下放等原因,先后从上海、北京、上海等市来到安庆。1981121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直属安徽省支部正式成立,这3名会员和其他15名分布在安徽各地的民进同志一起参加了在合肥召开的民进安徽省第一次会员大会,被尊称为安徽民进“十八老”。而盛老、吴老、张老等一生可谓是见证了安庆民进、安徽民进30多年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多党合作的历史。如盛老于1950年加入民进,同年8月中共华东局统战部组织上海各民主党派成员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盛老名列其中,之后被安排到皖北参加土改工作,1951年秋分配在安庆税务局工作至退休,20153月因病去世。文革开始之前盛老先后以个别联系会员身份参加上海和民进中央的组织活动,文革开始后和民进组织断了联系,1981年底重新加入民进中央直属安徽省民进支部,之后盛老参加了民进安徽省委、民进安庆市委的历届代表大会。张老曾在上海华东师大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9年随其爱人下放到安徽望江县务农,1979年平反后就地安排在望江一中任教,831月,民进安徽省直属支部安庆小组曾致函民进安徽省直属支部,请求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恢复张书堂原高校教师职务。不久,他就在省民进、省委统战部的帮助下回到了上海。而吴老的经历更为典型,文革期间下放,1988年后曾担任省民进二、三届主委,曾当选为六、七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安庆市第十、十一届人大副主任,省政协六届常委,1993年当选省政协副主席兼提案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推选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他们的经历生动说明了凡是多党合作坚持得好的时期,也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而多党合作坚持得不好的时期,也是我国社会动乱、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

在市委会的领导和安排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配合下,2012年底我执笔的《安庆民进三十年历程》《安庆民进老会员萧亚辉、杨兆珍轶事》入选市政协《安庆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这是民主党派组织简史与会员事迹首次入选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

而对安庆民进历史的梳理,让我对中国政党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20135月,我撰写了“五一”口号发表65周年随想《从协商建国到协商民主》,阐述“6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清楚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动吸纳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团体权益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各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少数民族等群众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社会各阶层、团体和党派的有序政治参与;能够最大程度地包容和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能够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能够加强对国家权力运作过程的民主监督。这种模式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建设民主政治为主要价值取向。它既避免了多党恶性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造成的种种弊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篇文字被民进中央网站刊载。

2014年,为纪念安庆民进省直属支部成立30周年,我负责编印《安庆民进30年爱心助教活动纪实》专题画册,记载从19843月省直属支部成立以来,安庆民进发挥组织优势,情系失足少年,结对资助贫困失学儿童260余名、捐资累计 20万元、开展送教活动40余次,开设公开课百余次、组织教学等各类研讨会20余场、赠送图书万余册、受益万余人的助教历程……画册的编撰也让我对民进的社会服务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014年,我还参与了市委统战部《党外人士风采录》的撰稿与编辑工作,《风采录》收录了54名党外代表人士的事迹材料,记载了他们在本职工作、服务社会、参政议政等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展示了他们以平凡诠释伟大、以淡泊折射光华,以一片丹心昭示着报效祖国的博大情怀,以满腔热忱演绎着爱岗敬业的精彩人生。“执柯伐柯,其则不远”,我不仅从他们身上受到启迪、获得教益,也更加深刻感受到统一战线对党外人士的感召与激励。

2015年,为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我编撰了《安庆民进30年发展简史(1982-2012)》,本着以史为线,总结工作,突出成就的原则,通过对安庆民进历史的述说,以及附文、口述会史的编录,全面展示了安庆民进成立3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显著成绩。我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民进中央“民进优良传统与时代价值”主题征文和“民进会史会章网上学习问答活动”,其中我本人撰写的论文荣获民进中央征文二等奖,并在“会史会章网上学习问答活动”中获奖。

2016年,结合市级组织换届工作,我编撰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庆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风采录》,编印了《“我身边的先进”事迹汇编》,让宣讲活动在10多个基层组织扎实开展,会员们纷纷反映“身边人讲身边事、与身边人说自己事,感到特亲近”“身边人的故事质朴感人,催人奋进”。

2017年,安庆民进被确定为安徽民进2017学践活动联系点为抓手,结合省民进学习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年工作任务,我认真部署与落实学践活动。

2018年,以纪念中共“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为重点,参加了市委会举办的“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会议”和民进中央会章会史网上答题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与民进中央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征文活动,报送论文3篇,其中我执笔的《铭记合作初心 开拓“四新”局面》获一等奖。同年,我还参加了市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初心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民进会史(包括民进成立的历史、斗争实践、政治主张)的研究,得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进是民主党派左联”的结论,归纳总结出民进的初心是立会为公,并提出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实施路径,执笔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初心研究》。该篇通过民进中央年度理论研究课题结课评审。

2019年以两个70周年及会庆30周年为工作重心,我参与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包括“身边的先进”推荐与宣讲、开展两个70周年及会庆30周年纪念征文、汇编参政议政提案精品、召开会庆纪念大会及文艺演出、开展统战理论研讨等。

2020年深入开展《安庆民进》百期会刊专题征文和民进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市委会召开座谈会,总支举办庆祝大会,新老会员踊跃撰写征文40余篇。我自己也梳理了编撰《安庆民进》和成为民进会员的心路历程。

2021年,为庆祝中共建党100周年、庆贺安庆民进开明书画院成立,参与了市民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书画摄影展的组织工作。

屈指数来,我与会史工作结缘已逾10年。10多年的史料梳理编撰让我具体、生动、完整地感知了安庆民进的发展进程,并进一步明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中,中国民主促进会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精诚合作,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在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民进人秉承优良传统,发挥特色优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国计民生献计献策,为社会进步出智出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我们要以史为鉴,发挥优良传统,巩固四个认同,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