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苦
发布日期:2020-08-17 14:28   作者:   浏览次数:980
迎江综合三支部 曹辽原
  读书对我来说是苦的。
  少时读书,全是为了求取功名,出人头地。因此急功近利,挑灯夜战,身体是腰酸背痛,眼睛是酸疼流泪,体重也在蹭蹭上升,苦不堪言;工作后读书,读书已经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我无法做到古人读书“焚香沐浴,净手煮茶”,但读书前的准备工作是要做的,泡杯茶总该要的,正襟危坐也总该要的。时间一长,颈椎腰椎提出抗议罢工了,能够坐下来个把小时就相当不错了;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书取代了传统的读书方式,随时随地均可读书,但总不能一天到晚拿着个手机看吧,于是乎,有时忙着忙着竟然忘记看书了,也只能自我安慰一下明天多看一点,后来大多是不了了之,干脆就不看了。读书,每个阶段都有苦衷!
  每次回家,看着满是书的书架,对着家里的书架发呆。这本《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讲了个什么来着?这本《寂静的春天》买了却没看完。哎,好多书看过一遍,人物情节忘了个干净,里面是什么悲喜离合来着?所以最怕别人问我书中的一些细节,没能回答出对方问题,落了个“你是怎么看书的?”的怀疑的眼光。所以花在上面的钱财、时间、精力不知有多少,带给我什么?既然什么收获都没有,还读什么书呢? 想读的书太多,读书的时间太少,也不知道该宠幸谁,有太多太多的选择却很难去抉择。读书,选择也苦呀!
  假期到了,本来是我们当教师的极为高兴的事,心想这下可以好好地静下心来看一下书了,可谁知还没有高兴完,任务来了——假期要继续学习,完成某某课程学习且考试。我也知道出台这个措施的初衷肯定是好的,让老师可以好好地利用假期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这些书不是不好,不是不能看,看了也不是没有收获,但起码让我们有兴趣去看,只有有兴趣才会认真去读,才能真正有收获。把读书当成任务来布置,只会让读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也只会让我们讨厌读书,甚至对书甚至产生仇恨。绑架读书能说不苦吗。
  读书之苦还有很多很多……
  这么多年来,在社会的泥淖里摸爬滚打赤手前行,戚戚于贫贱又汲汲于富贵。碌碌无为着,却还是唯有读书可解,以求暂慰,以求解脱。也不知什么时候读书变成了我的“苦痛难耐之时”的“海洛因”!但读书真正的苦不在于此。颈椎腰椎眼睛齐抗议,心里嘴里还可死扛;寒窗十年,头悬梁锥刺股,这一过程里身体所受切肤之痛都是可以忍受的。这些总还只是停留于肉体之上的,外在的苦,休息休息一下,一觉睡后总会好的。但在漫漫无期的苦读中,所受的苦不一定就能换来你想要的甜,此又是心之一大折磨、苦楚。因此真正的痛苦在于读书本身。
  读书,读着读着,就一定会读出困惑;读着读着,就愈加觉得知识的贫乏,而后是无尽的精神煎熬。因为书上的知识是停留在人类当时的认识之上,可能最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构建的知识框架可能只是一座被掏空了的大厦,随时会倒塌。信仰崩塌,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劳,化为浮云。读书,真苦!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在这苦短的人生之中,书本却有太多太多的不幸、太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逼你去看。风花雪月,爱恨情仇,读书读到最后,便只有不胜唏嘘,扼腕浩叹而已。
既然如此,又何苦读书?
  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可不是为了“颜如玉”,“黄金屋”的。 轻抚油墨印迹,细嗅纸间芬芳,每次阅读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界限的境界旅行,是一种让心灵放飞的旅行,没有目的,不为名利。在字句之间,品味隽永之美;在纵横捭阖间,阅尽人世沧桑。巴掌之间,学富五车;方寸之地,博古通今。读书,固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营造出人生的一大乐境,怎言是苦?
  苦中有乐,苦中作乐,苦到极致,亦乐到极致。读书如此,世事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