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袅袅升腾的茶盏氤氲之中,皖峰法师那蕴含深意的箴言,仿佛也随着水汽缓缓弥漫开来。回溯到二十年前那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两盏风格迥异的茶汤,宛如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悄然揭示出人生的真谛。温水沏泡的茶,滋味寡淡,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而沸水三次冲泡的茶,却满室生香,香气馥郁得令人沉醉。这茶叶,需历经烈日的无情淬炼、暴雨的猛烈洗礼以及烈火的严苛烘焙,方能成就其独特韵味。细细想来,这不正如同我们的人生之路吗?只有历经无数的沉浮跌宕、艰难困苦,生命的醇厚底蕴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童年的时光,大多是在那简陋的屋檐下度过。父亲早逝的阴影,犹如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那座破旧的土坯房。那时的我,总是穿着姐姐已经褪色的花布鞋,行走在村子里。耳边不时传来“小丫头”的戏谑声,每一声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小刀,刺痛着我的心。然而,我并未让泪水轻易流淌,而是将满心的委屈与不甘,化作了书页间一行行深深的墨痕。我如饥似渴地读书,仿佛只有在书本的世界里,才能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慰藉。终于,师范录取通知书如同希望的曙光,打破了生活的黑暗。当我看到母亲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的欣慰与歉疚,心中五味杂陈。为了家庭,为了母亲,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三年制师范,那个曾经无比美好的大学梦,不得不暂时深埋于黎明前冰冷的霜露之中。每一次收到母亲裹着体温的汇款单,我仿佛都能听见岁月在那件破旧的布衣上,发出簌簌作响的铁器声,那是生活的沉重,也是母爱的深沉。
铁匠铺里传出的阵阵锤声,恰如命运对我的重重锤锻。看着那通红的铁器被迅速浸入冷水之中,伴随着滋滋作响的水汽,它逐渐变得坚硬无比,最终成为一把百折不摧的利器。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明白,苦难是生活的磨砺,亦是成长的契机。在执教鞭的漫长岁月里,无数个夜晚,我都与孤灯相伴。在自考教材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艰难跋涉,宛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渴望找到那一丝光明。终于,中文专本文凭如同夜空中熠熠生辉的启明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讲台上的粉笔灰与书卷气相互交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酿成了属于我自己独特的生命沉香。
人生就如同这杯中的茶,有着不同阶段的独特韵味。少年时,如初泡的茶叶,带着几分青涩与稚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却也难免在生活的风雨中感到迷茫与困惑。中年时期,恰似二道冲泡的茶汤,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而浓郁,此时的我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练,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与智慧,更加懂得珍惜与担当。而步入老年,就像经过三巡冲泡的茶,归于平淡,心态平和,看尽人生百态,波澜不惊。茶叶在沸水中八沉七浮,恰似生命必须经历的八苦七难。那些穿着花布鞋迎接清晨曙光的日子、吞咽冷馒头度过饥饿正午的时光、抄书直至鸡鸣破晓的寂静深夜,都一一化作了茶汤里回甘的深厚底蕴。当命运无情地注入滚烫的试炼,有的人如落败的树叶般萎靡不振,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在翻腾起伏中顽强地舒展成完整的叶片,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如今,静静地看着茶烟袅袅娜娜地升起,我才恍然间明白,人生的浮沉其实皆是一场修行。当处于人生的上浮阶段,要保持清醒与克制,不被一时的荣耀和成就冲昏头脑,不失清明;而当下沉之时,更要懂得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忘沉淀。如此,方能在命运这壶滚烫的开水冲泡之下,将生活的苦涩酿成充满智慧的回甘。就像那历经岁月洗礼的老茶,时间愈久,愈发香醇。人生也正是因为这些磨砺与挫折,才会变得愈发通透豁达。且看那杯中逐渐舒展的叶片,哪一片不是带着伤痕却又透着一种别样的圆满呢?这便是生活,一半是磨难,一半是成长;一半是苦涩,一半是回甘。
(撰稿:蒋龙友)